2025年2月19日,港股市场南向资金流入持续活跃,沪港通和深港通南向成交额均创下近期新高。数据显示,当天腾讯控股、阿里巴巴-W、中芯国际等科技巨头和芯片股成为资金追逐的焦点,占据沪港通和深港通南向成交额榜单前列,反映出投资者对这些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。
沪港通南向资金:科技巨头领跑,半导体板块崛起
当日沪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位分别为腾讯控股(59.41亿元)、阿里巴巴-W(59.09亿元)和中芯国际(50.46亿元)。值得关注的是,除了科技巨头腾讯和阿里巴巴外,中芯国际的强劲表现也体现出投资者对半导体行业的持续看好。小米集团-W(48.63亿元)紧随其后,同样受益于科技板块的整体上涨行情。
此外,华虹半导体(30.31亿元)也表现突出,位居第五位,进一步印证了半导体板块的投资热度。美团-W(23.00亿元)虽然成交额较高,但净买入额为负,显示出部分投资者获利了结的意愿。其他活跃公司还包括优必选、中国移动和快手-W等,这些公司的成交活跃度也反映了市场资金的活跃程度。晶泰控股-P的净买入额为负,显示市场对其未来预期存在一定分歧。
深港通南向资金:科技巨头主导,部分公司出现获利了结
深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位分别为阿里巴巴-W(41.09亿元)、腾讯控股(31.59亿元)和小米集团-W(29.26亿元),与沪港通南向资金流向基本一致,科技巨头仍然占据主导地位。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阿里巴巴-W和小米集团-W的净买入额均为负值,显示出部分投资者在高位获利了结。
中芯国际(26.92亿元)在深港通南向成交额中位居第四,再次印证了半导体板块的投资热度。美团-W(15.18亿元)和华虹半导体(14.83亿元)等公司也表现活跃,但净买入额显示市场存在一定的观望情绪。优必选、快手-W和小鹏汽车-W等公司的净买入额为正,显示出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前景的相对乐观预期。晶泰控股-P的净买入额同样为负,与沪港通的情况类似。
总结与展望
总体而言,2025年2月19日沪深港通南向资金流入主要集中在科技巨头和半导体板块,显示出投资者对这两个行业的持续看好。然而,部分公司出现获利了结现象,也提示投资者需谨慎评估市场风险。未来,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,资金流向可能会出现调整,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,及时调整投资策略。